现在市场上比较好的12V充电机一般都采用的是三段式智能充电模式,电路设计原理多常用开关恒流恒压电源的设计。什么是三段式充电?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些12V充电机的概念。
1、浮充:充电后的蓄电池,由于电解液及极板中存在杂质,会在极板上形成局部放电,因此为使电池在饱满的状态下处于备用状态,电池与12V充电机并联,接于直流母线上,12V充电机除担负经常的直流负荷外,还给电池适当的充电电流,这种方式叫做浮充电。
2、均充:均充就是均衡充电。所谓均衡充电,就是均衡电池特性的充电,是指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因为电池的个体差异、温度差异等原因造成电池端电压不平衡,为了避免这种不平衡趋势的恶化,需要提高电池组的充电电压,对电池进行活化充电。均充电压一般为14.5V,均充时间不大于10小时。
一般是在下列情况下蓄电池需要均衡充电。
1、电停电后电池释放的能量超过总容量的15%。
2、蓄电池长期处于浮充状态(电网稳定,长期不停电)。
3、电池组中,出现了落后电池,在浮充状态下单体电压低于2.2V,更换新电池后。
先充电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恒流段,当电池电压较低时,为了避免充电电流过大损坏电池,应该限制充电电流不能过大,又为了缩短充电时间,应使用允许的最大电流充电,所以采用了恒流充电。恒流充电过程中,12V充电机始终以恒定的电流(一般为0.18—3C,C为电池容量)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对电池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会越充越高,直至升到2.45V每格。然后转入下一阶段充电。恒流充电阶段为主充电阶段,电池已经充入约85–90%的电量,恒流充电阶段,电池电压会超过析氢电压2.35V/格,这也就是电动车电池都会失水的原因。只是因为电池质量和12V充电机质量的不同,失水的程度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二、第二阶段—恒压段,当恒流充电结束后,12V充电机输出电压就不变了,保持这个恒定的电压对电池充电,在恒压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会越来越高,电流会越来越小,当充电电流下降到0.5C时,恒压充电结束,然后转入下一阶段充电,恒压充电阶段就是对电池补充充电,结束时电池已基本充满。
恒压阶段电压过高,会造成过度失水和过度充电,电压过低会导致欠充电和电池硫化。所以应严格控制其充电的电压和电流。有的充电器在这个阶段,加大了充电电流,同时加入了负脉冲放电功能,用以消除电池极板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改善电池受电能力和降低温升,减轻了电池的过度失水,从而进一步缩短充电时间,这就是负脉冲充电方式。
有的充电器,将充电时的平滑直流电改为脉冲电流充电。这种充电器就叫脉冲充电器,脉冲充电器利用具有间隔的短时间高电压大电流的充电特性,既改善电池受电能力,又有除硫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浮充段,浮充充电也叫涓流充电,浮充电阶段实际上也是恒压充电,只是充电较低、电流较小,属保养性充电,允许较长时间安全充电。在这个阶段12V充电机的充电电压一般控制在13.6–13.8V左右,充电电流较自放电电流略大,一般为0.01–0.03C左右。通过涓流充电,可以将电池电量充到接近100%.过小的电流不足以弥补电池的自放电,过大的电流会导致过充和失水。小电流长时间的充电,具有消除负极板硫化的作用。
注:本文参考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