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解液是电池中离子传输的载体。一般由锂盐和有机溶剂组成。电解液在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离子的作用,是锂离子电池获得高电压、高比能等优点的保证。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锂电池主要使用的电解质有高氯酸锂、六氟磷酸锂等。但用高氯酸锂制成的电池低温效果不好,有爆炸的危险,日本和美国已禁止使用。而用含氟锂盐制成的电池性能好,无爆炸危险,适用性强,特别是用六氟磷酸锂制成的电池,除上述优点外,将来废弃电池的处理工作相对简单,对生态环境友好,因此该类电解质的市场前景十分广泛。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现状
市场概况
目前为止,电解液大三领域储能、动力、3C里面,整个动力电池市场已经高于3C市场,201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为16.9GWH,同比增长3倍多,2016年上半年,中国动力锂电池产量约为12.64GWH。配套的电解液,2015年的产量大概是6.33万吨,2016年上半年已经达到了3.97万吨。预计今年电解液的产能将达到8.9万吨。
电解液价格受到六氟磷酸锂的影响变化非常大,我们09年把六氟磷酸锂开发出来,在此之前的价格为40万元/吨,开发之后的价格一直在下降,到2014年底价格降到7、8万元左右。但是在20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之后,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又上去了,最高的时候达到45万元/吨,所以电解液的价格起伏非常大。今年后半年一直到明年,随着新型锂盐放到市场上,市场逐渐开放,电解液整个价格将会下降。
电解液现状
电解液包括三大块有机溶剂、锂盐、添加剂,目前我国溶剂的生产已经远远满足现有电池的需求,但是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安全密度、一致性的提高,容量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研究最多的都是一些含氟的溶剂。锂盐方面,在未来10年之内六氟磷酸锂还是主要的锂盐,尽管现在研究了非常多的锂盐,希望代替六氟磷酸锂,但目前任何一种锂盐都有它致命的缺陷,综合起来还是六氟磷酸锂性能最好。添加剂方面,做电解液没有添加剂可以说没有自己核心的东西,所以随着电解液包括电池功能性电解液的开发,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势在必行。但是国内目前仍处于跟从状态,国外研究什么样的添加剂我们就跟从做什么样的添加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新型的功能添加剂。
目前,六氟磷酸锂已远远满足市场的需求,随着以后的市场开发,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会逐步下降。添加剂整体上满足现有的需求,包括溶剂,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电解液已经涵盖了所有的材料,包括电压的需求、应用环境的需求,但是中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还是有待逐步解决。
电解液的发展趋势
国家对电池的要求是到2020年要达到300瓦时/公斤。所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未来电池的发展趋势,电解液未来发展趋势也是配合电池,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满足一致性。
电解液应用技术发展以配套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提升现有体系性能并重,所以我们根据以后电池的发展趋势列出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配合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电解液怎么来组配,各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目前的解决办法就是添加剂的应用和一些新型的溶剂的添加。
目前大家研究比较多的一些新型锂盐,就现有的锂盐来讲被认为比较靠谱,但是电导率非常高,对电池还是有一些腐蚀。以前电解液更多的是满足3C市场的需求,随着动力电池的发展,以前的电解液厂和电池厂融合的不是很好,而且包装和运输上也满足不了现有电池的需求,比如说现在电池功率密度比较大、能量密度比较高,而且要求一致性非常高,远远不是3C电池的基本需求,这中间就出现了矛盾,一是电解液的生产企业需要一些自动化程度很高、智能化更高的设备来保证电解液的一致性。二是运输过程中要满足电池的需求。其实有时电解液受温度的影响非常大,作为现有的溶剂来讲,温度、溶点和负点,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所以运输到生产厂家可能已经造成了不均一或者一致性不好。
3C市场毕竟是小批量,批量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动力电池需求量非常大,我们需要站的更高一些,要满足新能源汽车,站在汽车的角度看待电解液的需求,对电解液会有新的理解。所以建议行业进行整合,现有电解液厂和电池厂一定要融合到一起,才能很好的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的需求。
锂电池电解液价格走势
电解液由电解质锂盐、高纯度的有机溶剂和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组成,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至关重要。电解液占锂电池成本为5-15%,产品毛利率在25-30%。电解质锂盐主要是六氟磷酸锂,占电解液的成本40%。
电解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添加剂为核心的配方,通过强大的技术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能够进入顶尖电池厂商的供应链体系。电解液行业具有重研发、轻资产的特点。5000吨的电解液产能投资在1个亿左右,门槛不高,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添加剂为核心的电解液配方。电解液的重要性能参数在于高安全性、高比能、长寿命和宽温程,这些都需要在添加剂配方上下功夫。针对下游客户不同的需求,电解液企业协同客户联合开发产品,通过强大的技术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获得客户认可,才有机会进入顶尖电池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达到一种良性循环。
六氟磷酸锂国产化进程加速。2013年中国六氟磷酸锂将迎来生产高峰,销量将超过3200吨,同比增长130%,全年预计进口量300吨,同比2012年1000吨规模大幅下降。六氟磷酸锂独具的性能优势使得其成为目前电解质的主导品种。六氟磷酸锂对于水、氟化氢以及金属杂质控制要求及其严格,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全球来看,2011年日本的瑞星化工(Stella)、森田化学和关东电化是六氟磷酸锂的主要生产商,占全球产能的55%左右;而到2013年中国国内厂商技术突破的同时快速扩张产能,行业竞争激烈。龙头企业多氟多、九九久和天津金牛凭借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先发优势集中扩产并提升产品品质,预计到2015年六氟磷酸锂中国产能全球占比将达40%。
六氟磷酸锂行业产能的快速释放带来了行业竞争加剧,直接导致产品价格快速下行。但是这种趋势将在2015年放缓,产品价格有望在9万元/吨处企稳。
从行业特性上看:首先行业进入壁垒极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整个生产过程涉及高低温、无水无氧操作、高纯精制、强腐蚀,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要求高、工艺难度大,需要5-10年的技术投入。其次,六氟磷酸锂作为高附加值的氟化盐产品,更适合具有深厚氟化工底蕴并具有产业链优势的企业来开发生产。截至2013年9月,国内13家企业声称进入六氟磷酸锂领域,但我们认为实际的产能投放进度很有可能会大大延迟。通过2012-2014年这波龙头企业产能的快速扩充,六氟磷酸锂全球市场格局将主要由中国企业主导,日韩企业可能逐渐将工厂转移到中国大陆。事实上,经过这波产品价格下跌,森田日本工厂已经停产。
中国六氟磷酸锂扩产计划统计
从价格趋势看,模拟了六氟磷酸锂配套下游电解液的产能扩充曲线,以及实际的电解液产能扩充曲线。我们发现两者并没有出现较大偏差。目前看,国内六氟磷酸需求增速在30%以上,我们认为下游3C和动力电池领域的稳步增长,六氟磷酸锂在2015年产能释放完毕后价格企稳。按照完全成本年均降幅在5%的假设推算,非产业链一体化企业毛利率在20%,已经回到通用产品盈利水平,这种盈利水平下日韩企业产品出货量将进一步紧缩,此时对应的产品价格在9万元/吨。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随着国产六氟磷酸锂产品品质及一致性的提升,出口比例将大幅增加。目前以出口为主的国泰华荣、新宙邦等电解液厂商由于担心国产电解质得不到国际电芯厂家的认同,所以目前没有大批量使用,但目前看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国产六氟磷酸锂的国际认同度在提升。预计未来三星SDI、日本松下、日本索尼等国际电芯厂出于成本考虑也必然会认可中国产的六氟磷酸锂。同时以内贸为主的天津金牛、东莞杉杉、广州天赐在使用国产六氟磷酸锂的步伐上明显较快,基本实现六氟磷酸锂自给自足。
全球电解液产能释放迅猛,中国厂商迅速崛起。电解液国际厂商主要是三菱化学、宇部兴产、富山药品、韩国旭成和LG化学等,国内主要是江苏国泰、东莞杉杉、新宙邦、天津金牛和广州天赐等。相对于六氟磷酸锂,电解液门槛相对较低,投产5000吨电解液仅需要1个亿。随着关键电解质六氟磷酸锂国产化进程的加快,2011和2012两年是电解液行业产能释放高峰期,这些产能在2013年陆续放量。2013年上半年国内电解液销量1.72万吨,同比增长23.21%;产值仅8.11亿,同比下降11.22%。
全球电解液生产商及扩产计划
过去两年是电解液新增产能高峰期,预计2013年全球电解液产能在7.5万吨,中国将在4万吨。到2015年,全球电解液产能为15万吨,中国将在8万吨。从下游应用看,3C领域是锂电发展主战场,而动力电池领域的突破口在于电动车在公共领域的示范效应。2012年全球电解液需求量在6万吨。2016年后随着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的应用打开,电解液的需求将得到快速提升。
下游需求各行业占比及各行业增速
电解液厂商盈利能力分化,国内一线厂商的产品价格有望在3.5万元/吨(不含税)处企稳。电解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以添加剂为核心的配方,通过强大的技术开拓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能够进入顶尖电池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协同合作进一步提升自身实力,达到一种良性循环。国内龙头企业新宙邦已经成为三星、松下、索尼、ATL和比克的供应商;江苏国泰已经成为松下、索尼、Maxell、三星、LG化学、比亚迪和力神的供应商;东莞杉杉已经成为比亚迪、力神、ATL和比克的供应商。
从价格趋势看,进入顶尖厂商的供应链意味着相对稳定的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国内一线厂商的电解液产品毛利率有望稳定在25%,按照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在9万元/吨(不含税)企稳,电解液产品毛利率25%测算,电解液价格在3.5万元/吨(不含税)左右。